【從**零度到10億攝氏度】
在整個宇宙當中,溫度無處不存在。無論在地球上還是在月球上,也無論是在熾熱的太陽上還是在陰冷的冥王星上,這一切無不由于空間位置的不同而存在著溫度的差別。例如,太陽表面溫度約為6000℃,而處于太陽系里離太陽較遠的冥王星的表面溫度卻只有-240℃。又如,傳說中的牛郎星與織女星,在夜里的星空中,它們只是閃爍的小亮點,而怎能讓人一下子想到牛郎星的表面*高溫度竟達8000℃,織女星的表面*高溫度竟達10000℃,真可謂是“熱戀之星”。
正因為宇宙中各行星的冷熱不同,才決定著生命的存在與否。想想看,如果人類要到太陽去,還沒到達早已化為灰焚了;再想想,如果人類要到陰冷的冥王星去,恐怕人的**次呼吸還沒完成就早已在寒冷的溫度當中凍成了冰尸。
當然,在這樣莫大的宇宙中,只要位置適當,生命是完全可以存在的?,F(xiàn)在的地球就是典型一例。地球上生命的誕生有人說是偶然的,其實它也是必然的。**個有生命細胞的誕生,那是蘊含著“造物主”多少心思啊,其中溫度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因為只有在適宜的溫度下,化學反應才能正常進行物質(zhì)分解或重組,才有了今天這個美麗的世界山川、河流、綠樹、紅花……才有了生命的誕生。
溫度是分子平均功能的標志,它決定一個系統(tǒng)是否與其它系統(tǒng)處于熱平衡的物理量,它的基本特征在于一切互為熱平衡的系統(tǒng)都具有相同的溫度。如當溫度較低時,分子、原子振動的速度很小,無法掙脫分子、原子也變小,分子之間距離就較大,此時物質(zhì)為液態(tài)。但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分子運動十分激烈,分子間的距離也變大,此時物質(zhì)為氣體。整個世界這么精彩就是因為這些不同的分子,原子在不同的溫度下變化而來的。
在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通常比較熟悉的溫度范圍是—90℃到61℃即地球表面的氣溫變化范圍,其實在宇宙中還有很多關于溫度的東西已被人類得知,但我們不熟悉而已,本文將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份從*冷的—273.15℃(**零度)到*熱的5.1億℃的知識讓大家了解一下。
—273.15℃**零度
**零度,即**溫標的開始,是溫度的*低極限,相當于—273.15℃,當達到這一溫度時所有的原子和分子熱量運動都將停止。這是一個只能逼近而不能達到的*低溫度。人類在1926年得到了0.71°K的低溫,1933年得到了0.27°K的低溫,1957年創(chuàng)造了0.00002°K的超低溫記錄。目前,人們甚至已得到了距**零度只差三千萬分之一度的低溫,但仍不可能得到**零度。
如果真的有**零度,那么能不能檢測到呢?有沒有一種測量溫度的儀器可以測到**零度而不會干擾受測的系統(tǒng)(受測的系統(tǒng)如果受到干擾原子就會運動,從而就不是**零度了)?確實,**零度無法測量是依靠計算得出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溫度降低時,分子的活動就會變慢,那么依靠計算得出,當降到**零度時,分子是靜止的,所以就得出了**零度的概念。
—270.15℃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大爆炸”所**下的布滿整個宇宙空間的熱輻射,反映的是宇宙年齡在只有38萬年時的狀況,其值為接近**零度的3K。
—260℃星際塵埃的溫度
在寒冷的宇宙空間,星際塵埃的溫度可低達—260℃。
—250℃ 低溫火箭發(fā)動機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試驗成功了一種低溫火箭發(fā)動機,該發(fā)動機的燃料溫度為—250℃。在其帶動下,發(fā)動機沖壓渦輪的*高速度達到4萬轉(zhuǎn)每分鐘,標志著印度空間研究水平跨越了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里程碑。
—240℃冥王星
從冥王星上看太陽,太陽只是一個閃亮的光點,它從太陽上所接受到的光和熱,只有地球從太陽得到的幾萬分之一,因此,冥王星上是一個十分陰冷黑暗世界。*高溫度是—210℃,*低溫度是—240℃。除冥王星以外海王星也可達到—240℃。
科學家1898年在實驗室**次得到了—240℃的低溫,這時,氫氣變成了液氫。
—230℃非金屬的磁性
非金屬材料在低溫下也能表現(xiàn)出磁性,這種磁體適用于制造新型計算機存儲設備,絕緣設備等。但這類材料在溫度超過一定限度時就會失去磁性。目前,臨界溫度*高的非金屬磁體在—230℃左右,即使施加高壓也僅能提高到—208℃。
—220℃天王星
天王星自轉(zhuǎn)一次的“天王星日”約為17小時14分,因為有快速的自轉(zhuǎn)而和木星一樣地呈現(xiàn)東西向的明顯條紋。因為距離太陽遙遠,天王星大氣層云上端溫度約在—220℃,表面顯淡藍色。
—210℃鯨魚座τ的塵埃盤
鯨魚座τ是除了太陽以外離地球*近的類太陽恒星,距離太陽僅約12光年,亮度約3.5等,以肉眼就可以看到。它周遭有塵埃與彗星組成的塵埃盤,這個塵埃盤的直徑比太陽系稍大一些,溫度僅—210℃左右,可能是因為小行星和彗星彼此碰撞的碎片所形成。
-200℃土衛(wèi)六星
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未發(fā)現(xiàn)有任何地外生命存活的跡象。但卡西尼號正在探索的土衛(wèi)六可能是一個生命起源的實驗室。
由于表面溫度為—200℃,土衛(wèi)六不是一個能產(chǎn)生生命的地方,但是它的濃密的大氣層中含有許多碳氫化合物。它們通過太陽的紫外光可產(chǎn)生化學反應。光化學反應能產(chǎn)生有機分子,這些碳基化合物是產(chǎn)生生命的**步。但是土衛(wèi)六太冷了,以致于無法邁出下一步。它就像是一個深度凍結了的地球。在50億年后,它將會得到產(chǎn)生生命所需要的熱量,因為那時太陽將膨脹成一個熊熊發(fā)光的紅**。只是那時由于太陽已進入生命的暮年,生命大約已經(jīng)來不及產(chǎn)生了。
-190℃低溫下出現(xiàn)許多奇怪現(xiàn)象
低溫世界就像魔術師,各種物質(zhì)出現(xiàn)奇妙變化??諝庠?190℃時會變成淺藍色液體,如果把雞蛋放進去,它會產(chǎn)生淺藍色的熒光,摔在地上會像皮球一樣彈起來;鮮艷的花朵放進去,會變成玻璃一樣光閃閃,輕輕的一敲發(fā)出“叮當”響,重敲竟破碎了,從魚缸撈出一條金魚頭朝下放進液體中,金魚再取出來就變得硬梆梆,晶瑩透明,仿佛水晶玻璃制成的“工藝品”,再將這“玻璃金魚”放回魚缸的水中,奇怪的是金魚竟然復活了,又擺動著輕紗一般的尾巴游了起來。
-180℃“夢的纖維”——凱英拉纖維
凱英拉纖維的性能賽過鋼鐵和合金,被人們稱為“夢的纖維”這種液晶纖維的強度是鋼的5倍,鋁的10倍,玻璃纖維的3倍,能在—180℃左右連續(xù)使用。它主要用作飛機的結構材料、子午線輪胎、船體、運動器具、防護服裝和纜繩等。例如:美國波音飛機公司的767型客機采用了3噸凱英拉纖維與石墨纖維混雜的復合材料,使機身重量減輕了1噸,與波音727飛機相比,燃料消耗節(jié)省30%。
-170℃生命存活的低溫極限
這樣的溫度已有*簡單的微生物能夠生存了。觀察表明,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和化膿性葡萄球菌均能在—170℃下生存。
-160℃ 水星
離太陽*近的水星,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為5790萬公里,是太陽*近的行星。它表面溫差*大,因為沒有大氣的調(diào)節(jié),向陽面的溫度*高時可達430℃,但背陽面的夜間溫度可降—160℃,晝夜溫度差近600℃,這可是一個處于火和冰間的世界。溫度變化如此巨大,水星上是不可能有生命的。
—150℃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的第五個行星,木星為太陽系*大的行星,其內(nèi)部可以放入1300個地球,密度較低,其重量僅為地球的317倍。木星的成份絕大部分是氫和氦。木星離太陽較遠,表面溫度達—150℃;木星內(nèi)部散放出來的熱是它從太陽接受熱的兩倍以上。
—140℃液氮低溫加工橡膠品
橡膠制品是很難降解的高分子彈性材料,將它粉碎到具有廣泛用途的精細膠粉十分困難。目前,國際上利用廢輪胎工業(yè)化生產(chǎn)精細膠粉的方法主要采用液氮低溫冷凍法,即將橡膠在—130℃到—140℃的溫度下冷凍成玻璃化狀態(tài)再加以粉碎,就能輕易獲得優(yōu)良的精細膠粉。
—130℃地球*低氣溫
地球上*低溫出現(xiàn)在南極*高峰——文生峰,這里年平均氣溫-129℃,夏日平均氣溫-117.7℃。而地球上**高峰珠穆朗瑪峰夏日平均氣溫也有-45℃,南極地區(qū)的冷烈可見一斑。
—120℃金星*低溫度
金星日夜溫差*大,金星白天溫度可達480℃;夜晚*低溫度可達—120℃,因此,日夜溫差可達600度左右。
—110℃酒精溫度計
溫度計中紅色的液體是酒精,酒精在—117℃才會凝結。因而在地球上溫度*低的南極洲,酒精溫度計也能用。當然溫度低于—117℃時,酒精溫度計也派不上用場了。
—100℃*冷的壓縮機
一個國外電腦玩家使用了超過4個壓縮機,自制了一套可以降溫到—100℃的壓縮機系統(tǒng),來給CPU處理器降溫!
—90℃地球*低溫
在南極的內(nèi)陸,人們已經(jīng)測到-88.3℃的低溫。
—80℃SARS病毒不怕低溫
SARS病毒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怕熱不怕冷,即使是在—80℃它還能至少生存4天,甚至多達21天,而在56℃下SARS病毒的生存時間不超過90分鐘。
—70℃北極*低氣溫
北極地區(qū)年平均氣溫北極地區(qū)年平均氣溫在—15℃~—20℃之間,比南極年平均氣溫高25℃,冬季時(1月)極夜期為180天,*低氣溫在—70℃。低溫可預防某些**,生活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是先靠吃海豹肉和海豹油為主,當?shù)厝撕苌儆行呐K病、心血管、高血壓、關節(jié)炎等**。
—60℃火星的溫度
在遠離地球的火星上,平均溫度是—60℃。
—50℃ 我國*冷氣溫
在我國有過低于-50℃的地區(qū)記錄不多。中國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大興安嶺的矣渡河在1922年1月16日曾觀測到-50.1℃的溫度,是新中國成立前氣溫記錄中的*低值。
新中國成立后,新疆北部的一個氣象站在1960年1月20日以-50.7℃的低溫**打破了記錄,接著1月21日又以-51.5℃再創(chuàng)國內(nèi)新記錄。中國*北的氣象站——黑龍江省漠河氣象站1968年12月27日清晨測得了—50.9℃,而在1969年2月13日漠河終于誕生了中國現(xiàn)有氣象資料中的極端*低氣溫記錄:—52.3℃。
世界上*不怕冷的花,是出產(chǎn)在中國的雪蓮,即使-50℃,也鮮花盛開。
—40℃我國*冷的**
大家都知道我國*北的地方是漠河,漠河在中國有氣象記錄以來*冷日子是1960年1月21日,日平均氣溫為—43.8℃。
—30℃國色天香牡丹花
牡丹原產(chǎn)我國,喜溫涼高燥,忌炎熱低濕環(huán)境。較耐寒,可耐零下30攝氏度的低溫。
在北京門頭溝去的一條山谷中,嚴冬時節(jié)溫度*低可達—30℃,山里有水的地方基本上都結成厚冰,但這里卻有一只泉眼里的泉水千年不凍,并且水里一年四季都生長著茂盛的水草,因此被當?shù)厝朔Q為“千年不凍水”。
-20℃ 低溫燃料電池組
日本本田公司*近宣布成功地開發(fā)出可以在-20℃低溫下起動的燃料電池組,體積大幅度減小、功率更大。配備該電池組的汽車得到日本國土交通大臣批準后,已經(jīng)開始公路行駛試驗。
-10℃ 人可以居住生活了
-10℃已是地球上高緯度地區(qū)寒冬季節(jié)常見的溫度了。雖然會感到冰寒透骨,但人已經(jīng)能夠在這樣的溫度下正常生活了。
0℃ 水的冰點
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蓋著的,約有14億千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96.5%是海水,剩下的雖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所以說地球是一個水的星球,正是這樣的星球才能孕育出生命,所以“水”是生命之源。有了生命就有生機活力,世界才會更精彩。
既然水能結成冰,水也能變成氣體擴散在空氣中。當水在0℃時結成冰,就會失去流動性,不再是液體。所以有0℃是“水的冰點”之稱。
10℃涼爽宜人的赤道城
在南美洲的厄瓜多爾國的首都基多城里,赤道線恰好通過該城。不少人認為通過赤道的城市一定很熱。但事實并非如此,這里不論春、夏、秋、冬,一年中月平均氣溫都在10℃左右,年平均溫差只有4℃。是一個四季如春、涼爽宜人的赤道城。
這是因為它位于海拔2800米的高原上。我們知道太陽光是一種短波輻射,當它通過大氣時,只有很少部分被大氣直接吸收,大部分則照射在地球表面,使地球表面增溫。因此愈是靠近地面,由于吸收的熱量愈多,溫度升得愈高,反之,愈是向高處,吸收的熱量愈少溫度愈低。所以在高原地帶,氣候總是比較涼。
20℃雙孢蘑菇菌絲生長溫度
雙孢蘑菇菌絲可在5℃~33℃生長,適宜生長溫度20℃~25℃,*適宜生長溫度22℃~24℃,高溫致死溫度為34℃~35℃。
30℃我是蚊子!
蚊子*喜歡的溫度是30℃左右,太高了也受不了。秋天氣候變冷溫度降到10℃以下時,它們就會停止繁殖,不食不動進入冬眠,直到**年春天激醒后又出來。
40℃人體自身的溫度極限
人屬于恒溫動物,一般說來不會超出35℃~42℃的范圍,41℃時****肝、腎、腦將發(fā)生功能障礙,連續(xù)幾天42℃的高燒,足以致使成年人死命。
鳥類和哺乳動物也都屬于恒溫動物,一般說鳥類的體溫較高,在37℃~44.6℃范圍內(nèi),而哺乳動物的體溫較低,哺乳動物一般約在25℃~37℃之間。但總的說來都在40℃上下,與人類的體溫差別不很大,這是因為它們跟我們?nèi)祟惗忌钤谕粋€星球上,處在大體相同的環(huán)境中的緣故。
此外,經(jīng)過科學家長期研究和觀察對比,認為生活中的理想溫度應該是:居室溫度保持在20℃~25℃;穿衣保持*佳舒適感時,則皮膚的平均溫度為33℃;飯菜的溫度為46℃~58℃;飲水時的溫度為44℃~59℃;泡茶的溫度為70℃~80℃;洗澡水的溫度為34℃~39℃;洗腳水的溫度為50℃~60℃;冷水浴的溫度為19℃~21℃;
50℃~60℃ 沙漠之溫
由于沙漠地區(qū)的云量少,日照強,又缺乏植被覆蓋,空氣濕度小,因此白天氣溫上升極快,大部分時間都在30℃以上,中午*熱的時候,溫度能上升到50℃以上。在北非曾有高達58℃的記錄。
但沙漠的夜間較涼,因為整夜無云,地面輻射強,散熱快,夜間*低溫度一般在7℃~12℃之間,也有出現(xiàn)薄霜的日子。
70℃ 味道感覺
生理和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人們食用食品時所獲得的多種多樣的味道感覺,實質(zhì)上是由于味道和嗅覺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
一些可以熱喝的飲料,如咖啡,其溫度在70℃時才味美可口,熱牛奶和熱菜的溫度在70℃左右*為好喝。有些油炸類食品,比如油炸蝦,溫度應保持在70℃左右,雖然吃起來還有些燙,但這時的味道*美。
80℃溫泉微生物
許多微生物一般都依靠光合作用而生存,這些依靠光合作用的微生物一般在72℃以下才能生存。然而在1967年,印第安納大學的布洛克博士發(fā)現(xiàn),在他放在一個叫做“蘑菇塘”80℃泉水中的載玻片上,附著一層微生物細胞。這是**發(fā)現(xiàn)生活在72℃以上的生物。這種嗜熱微生物屬于**類,布洛克博士將它命名為“水生嗜熱菌黃石一類”。
90℃海底火山口微生物
1979年,科學家造訪了太平洋的深處的一個海底火山口,這里溫度常年在保持90℃,也是陽光不能到達的地方。但科學家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里到處是生命——多毛蟲、蝦、蟹和其它生物。那些從來沒有見過日光的微生物處在食物鏈的*底端,多毛蟲沒有口,沒有胃或者其它的消化器官,周圍水域的化學物質(zhì)滲透進體內(nèi)后,**就把它們轉(zhuǎn)為多毛蟲能夠利用的食物。
100℃水的沸點
上面我們了解了水的冰點,那么水的沸點是100℃在一個大氣壓下,當我們的水開時,它的溫度是100℃而且只能保持100℃。但是人們在海拔8000多米的珠穆朗瑪峰上煮雞蛋時開水*高只有80℃,那是因為在8000多米高的地方氣壓低了,所以水的沸點只有也降低了。
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120℃,*容易**口腔粘膜。所以常常有人吃了火鍋后會發(fā)生口腔潰爛甚至牙齒發(fā)炎腫脹?;疱伬锏暮ur類食品更應引起重視。
200℃地下熱巖發(fā)電
英國從1987年開始進行巖漿發(fā)電實驗。在英國一個溫度*高的熱巖地帶,其在6000米深處的熱巖可以把水加熱到200℃,然后將200℃水的熱能再轉(zhuǎn)為電能。
300℃變質(zhì)巖
地殼中的巖石,由于地殼活動或巖漿活動的影響,受到高溫、高壓的作用和巖漿的化學作用,使原來巖石的內(nèi)部礦物成分、結構和構造上發(fā)生了變化,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巖石,稱為變質(zhì)巖,這種變化稱為變質(zhì)作用。這一變質(zhì)過程所要求的溫度和壓力分別為300℃和100兆帕。
400℃城市的污泥處理
在城市中,有工廠的地方污泥比較多,有些河流受污染后也沉積了大量的污泥??茖W家為了解決這個污染問題,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了污泥中含有可燃物質(zhì)。加拿大則為此專門建立了一個實驗工廠,進行污泥轉(zhuǎn)化為新型燃料的研究工作。他們通過機械方法先將污泥中的大部分水和無用泥沙去掉,再將污泥烘干,然后將干泥放進一個450℃的蒸餾器中,在與氧隔絕的條件下進行蒸餾,就可產(chǎn)生可燃物質(zhì)。
500℃聚光式太陽灶
這種太陽灶是利用拋物面形的反射鏡聚光獲得較高溫度,直徑一般為1—2米。由于能量集中,因而熱效率較高,可獲得500℃的高溫。這種聚光式太陽灶在我國農(nóng)村的一些家庭中,用來做飯、炒菜、煮飼料、燒水。
600℃高效燃料電池
日本產(chǎn)業(yè)技術綜合研究所與名古屋大學的聯(lián)合研究小組開發(fā)出工作溫度為600攝氏度、平均每平方厘米發(fā)電量0.8瓦、比現(xiàn)有同類電池發(fā)電量高出1倍以上的固體電解質(zhì)型燃料電池。
700℃煙頭、蚊香的溫度
煙頭的表面溫度雖然只有250℃~300℃,煙頭的中心溫度一般在700℃~800℃左右,蚊香的燃燒溫度也達700℃。
800℃火山熔巖
在火山爆發(fā)時,總會噴出大量紅色的火山熔巖。剛噴出時一般是液體狀態(tài),通常溫度在800℃—1200℃左右,火山熔巖在流淌的過程中,不斷向大氣和大地表面散熱,產(chǎn)生大量的煙霧。所以火山熔巖在冷卻時凝固都是由外向里進行的。
900℃礦石的熔化
礦石是較輕的、更活潑的金屬物質(zhì),它不能被碳在可行的高溫下還原出來,因為它們的原子在礦石中結合得更為緊密。這些金屬通常是通過電解得到,或通過使它們的化合物與更活潑的金屬發(fā)生反應而獲得,例如,氧化鉛和在950℃下電解水晶石(鋁和鈉的雙氧化物)和氟化鈣的混合物中的溶化的氧化鉛。
1000℃(1千攝氏度)鉆石的形成
常言道:“鉆石是女士的*佳良伴”。有趣的是:鉆石原來只是純碳,而碳是僅次于氫、氦和氧的宇宙間第四種*常見的化學元素。因此,鉆石的罕有并不源自其化學元素成分,而是在于它形成的方法和地點。地球上的鉆石相信是在100至300公里深;溫度接近1000℃的地底形成,其后因火山爆發(fā)而帶至地面。單以化學成分來看,鉆石和用來制造鉛筆芯的石墨,其實是近親。如果你把鉆石放入高溫火爐;那么*終只會化為普通的石墨。
2000℃(2千攝氏度) “剛玉”
1924年,德國人魯夫用純氧化鋁粉末成型,在2000℃左右的高溫爐中燒結,得到了世界上**塊純氧化鋁制品,但一直到1993年才由西門子公司正式命名,中國人取其白如玉而堅硬不凡,將定譯名為“剛玉”。
3000℃(3千攝氏度)玻璃碳
玻璃碳是一種類似玻璃的碳,它兼有玻璃及碳素材料的雙重性能。這種物質(zhì)如果在真空或非氧化性氣氛下的工作溫度可達3000℃,而且耐熱震性能好,可以作為熔煉高純物質(zhì)的坩堝,半導體外延爐感應加熱板等,在科學上應用很廣泛。
4000℃(4千攝氏度)太陽黑子
大家都知道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出現(xiàn)比較多的情況下,會產(chǎn)生地磁暴給人們工作帶來很多不方便。例如:航海的船舶迷失方向,通信信號連接不上。那么太陽黑子其實并不黑,它們中心的溫度在4000℃以上。亮度仍可與上下弦時半個月亮的光相比。只不過在明亮的光球反襯下就顯得很黑。
5000℃(5千攝氏度)日珥
日珥主要突出日兩邊緣的一種太陽活動現(xiàn)象。它們比太陽圓面暗弱得多,在一般情況下被日暈淹沒,不能直接看到,只有在日全食時通過望遠鏡才能看到。日珥的溫度在5000—8000℃之間,一般可以擴散到幾十萬公里、形狀千奇百怪。有的日珥能長期存在。奇怪的是日珥和日冕的溫度、密度相差800倍,何以能長期共存,科學家們正在研究。
6000℃(6千攝氏度)太陽表面
太陽的表面溫度達到6000度。太陽大氣中有90多種化學元素,其氫的含量*多,約占太陽質(zhì)量的71%,氦約占27%,其他元素約占2%,包括鈉、鈣、鐵、氧等。正因為這些化學元素每天都在制造核暴炸,放出大量的光和熱,給我們生活帶來生機。但太陽的能量是有限的,終有**能量用完后,太陽也就消失了。
一個質(zhì)量為月球質(zhì)量的1/1000的微型黑洞,溫度約為6000攝氏度,與太陽表面溫度相當。
7000℃(7千攝氏度)地熱能
地熱能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nèi)部的熔巖,并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fā)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內(nèi)部的溫度高達7000℃。
8000℃(8千攝氏度)牛郎星
在中國古代傳說當中的牛郎星,在夜里我們觀看到時它像一塊寶石一樣閃閃發(fā)亮。其實它的表面溫度比太陽表面還要高2000℃,也就是8000℃。
9000℃(9千攝氏度)水稻的積溫
積溫是某一時段內(nèi)逐日平均氣溫之和。我國云南西南部、廣東、福建、海南和臺灣等省全年積溫都是在8000℃以上,而*南端的海南樂東縣鶯歌海至三亞沿海一帶、西沙永興島的全年積溫更達9000攝氏度,熱量資源極為豐富,適宜水稻等喜溫作物生長。這些地區(qū)的水稻生長普遍兩季乃至三季。
10000℃(1萬攝氏度)織女星
在夜里我們能觀看到和牛郎星相伴的織女星,其溫度有10000℃。
100000℃(十萬攝氏度)星云
在星際當中物質(zhì)分布是不均勻的,有的地方云氣體和塵埃比較密集,形成各種各樣的云霧天體。這些云霧狀的天體就叫星云。環(huán)狀星云是一顆很有名的行星狀星云,它的中心星是一個接近演化終點的白矮星,溫度有100000℃,密度也非常高。
1000000℃(百萬攝氏度)日冕
太陽日冕的溫度高達100萬℃。
俄羅斯科學院圣彼堡技術物理大學成功地研制出一種溫度計,可以快速測量熱核反應堆中等離子體溫度??蒲腥藛T在該溫度計中使用了特殊結構的激光光源,從而在瞬間就能測量出溫度高達1000000℃的等離子體的溫度。
10000000℃(千萬攝氏度) 中子星表面
質(zhì)量和太陽相當?shù)闹凶有牵砻鏈囟燃s為1000萬℃。
核聚變的發(fā)生必須具備1千萬攝氏度以上甚至幾億攝氏度的高溫。
100000000℃(1億攝氏度) 人類創(chuàng)造的*高溫度
人類所能產(chǎn)生的*高溫是510000000℃約比太陽的中心熱30倍,該溫度是美國新澤西的普林斯頓等離子物理實驗室中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反應堆利用氘和氚的等離子混合體于1994年5月27日創(chuàng)造出來的。
1000000000℃(10億攝氏度)及以上 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那一刻,溫度達到無窮大;宇宙大爆炸后10負44次方秒,溫度約為10000兆兆兆(一兆等于一萬個一億)度;宇宙大爆炸后10負36次方秒,宇宙溫度繼續(xù)下降,當時的溫度約為10000兆兆度;宇宙大爆炸后10負32次方秒,溫度約為1兆兆度;宇宙大爆炸10負12次方秒后,溫度達到10000兆度;宇宙大爆炸后10負6次方秒,溫度達到1兆度;宇宙大爆炸后10負4次方秒,溫度達到1000億度,這也是超新星爆發(fā)時其星核的溫度;宇宙大爆炸后1秒,溫度降低到約為100億度;在大爆炸后的大約3秒,溫度降到了10億度,這也是*熱的恒星內(nèi)部的溫度。